在我国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址中,有一处独特的景点,其中坐立的佛像尤为引人注目,这个佛像不仅造型优美,更因其背后的传说故事而成为游客们津津乐道的话题,这个景点坐立的佛像叫什么呢?
它就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,乐山大佛全名为“弥勒大佛”,是唐代著名的石刻佛像,位于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合处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,乐山大佛高71米,通高83米,肩宽28米,耳长7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坐佛。
乐山大佛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,历时90年,由当时的僧人海通发起并主持,据说,海通为了筹集建佛资金,曾卖掉自己的双眼,以示对佛祖的++,在历经无数艰辛后,乐山大佛终于完工,成为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。
乐山大佛坐立在岷江东岸的峭壁上,佛身坐于莲花宝座之上,双手叠放在腹部,表情慈祥,给人以庄严而亲切的感觉,佛像背后是一幅精美的壁画,描绘了佛教传说中的十八罗汉等形象,乐山大佛的脚下还有一条长达230米的石级,称为“九曲栈道”,游客们可以沿着栈道攀爬至佛像脚下,近距离观赏这一世界奇观。
乐山大佛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据传,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为了镇压江中的“水怪”,保佑沿岸百姓安居乐业,至今,乐山大佛仍以其雄伟的气势和神秘的传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。
乐山大佛这一景点坐立的佛像,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技艺,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,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诸葛百科原创文章,转载或++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